ENGLISH 集团主站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德师风建设 > 立德树人 > 正文

导学故事 | 王昊:灯火引路人,润物无声处

发布时间:2021-10-26来源:12BET 浏览次数:

擎灯照夜,于迷雾中指引方向;春风化雨,于无声处滋润万物,王昊老师便是如此。简单整洁的衣着,一个深色双肩包,匆匆而行的脚步,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王老师。端坐在椅子上,安静的聆听我们的发言,一边思索一边稍稍皱起眉头,这是开组会时的王老师。三言两语拨千斤,思路清晰的为我们解惑,这是指导我们的王老师。深夜伏案、修改论文,这是微信那头的王老师。正如人们常说的,最好的教导是言传身教。王老师一直用他积极思考、不断实践、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我们,带领我们去看去听、去想去做。

王昊老师和员工们(右二)

思与行:不止敢想,还要敢做

提起王老师,第一个印象就是沉静,这种沉静并非漠不关心的冷淡,而是令人安心的冷静沉稳。无论我们在课业上还是生活上遇见什么样的难题,他都会认真聆听我们的困惑,而后不慌不忙的给予我们指点,为我们拨开思想上的云雾。我们一度惊讶于老师广博精深的学识和别具一格的视角。在与老师逐渐熟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另我们敬服的深厚学术底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思索、不断实践而逐渐积累得来的。

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多读、多想、多做。”不阅读,不知道世界上发生着什么、社会现在需要什么、前人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步;不思考,不知道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如何在前人的学术成果基础上做出契合实际所需的创新;不去做,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空中楼阁、不知道落实过程中又会产生什么新的实际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于顺利送我们毕业,他更希望我们能从这段宝贵的研究生时光中真正学会思考并且敢于行动。

每周组会时,王老师关心的不单单是这周的工作进度有没有按计划完成,更多的是在这一周的研究工作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又思考了多少。老师也常常结合我们的研究方向在微信群内分享不同的时事新闻和学术前沿动态,但他坚持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他分享的要点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系统学习。他总说“我只是给你们更多启发灵感的机会,至于什么是可以和自己的研究契合的关键信息,需要自己思考才能得出答案。”

学术是做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当我们产生一个新的想法之后,他会结合我们搜寻的文献信息和数据帮助我们判断研究价值高低和可行性的强弱,而后鼓励我们大胆实践。王老师认为害怕出错才是最错误的想法,因为错误和偏差是学术路上再正常不过的经历,没有一帆风顺的科研,我们只能在不断试错中去找寻正确的路。倘若不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即使在脑海里思考一万遍,也只是浪费时间。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我们每周的组会气氛都十分活跃。我们不仅积极展示自己的进度、提出新的想法和疑问,还热衷于从多个角度去探讨大家遇到的问题,利用不同的专业背景提供各种各样的思路。这不仅启发了我们的研究灵感,还加深了师门间的师生情谊和同门情谊。

参会

王昊老师参加AsRES会议

严与慈:严于律学,慈以待人

王老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师。这种严谨既体现在对自我的要求上,也体现在对员工的约束上。老师总说,做学术要把科学性和逻辑性放在首位,不该有也不能有丝毫的糊弄和懈怠。

除了教学任务之外,王老师还承担着国合处的行政职务,所以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是他的常态。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他仍努力挤出时间来继续科研工作,每每深夜仍在伏案,或是与其他老师开会探讨思路。曾有好几次,十一点时我给老师发的文件,很快就收到了老师反馈的建议。第二天七点多时,老师又已经开始在群里转发学术论坛的信息了。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师总是在我们之后睡,又在我们之前起,似乎是一个不需要休息和放松的铁打的人。其实哪有什么铁人,唯一颗为学术燃烧的炽烈的心而已。在老师的感染下,我们也从枯燥的学术中逐渐找到了乐趣,从刚入学时懵懵懂懂的学术菜鸡,到现在积极参与展示和讨论,不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思想的碰撞,时而也会有一些不错的火花。在组会的展示中,被王老师追问数据的来源,文献整理的内部逻辑已经是一种常态,于是我们也逐渐形成了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尽可能细致、踏实的做好每一步的习惯。在老师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严于律学的态度。即使现在我们还只是堪堪入门,但既然做学问就要拿出严谨的态度,在学术问题上,再追根究底也不为过。

所谓师长,既是严格的老师,也是慈爱的长辈。刚入学时,恰逢中秋,王老师知道我们都没有回家的计划,所以特意召集大家在一起吃饭,还给我们发了月饼。老师说,虽然我们不能回家和家人团圆,但在学校里,他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师门内就是一个小家庭,我们的学院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我们生活上遇见什么样的问题,或是情绪上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和他倾诉,他会尽全力帮我们解决难题。老师温暖的话语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记忆里,这一刻,虽然我离家千里,但所有那些初来乍到的紧张和不安都被奇迹般的抚平了。

及时排解我们的压力和情绪是另一件王老师时刻挂心的事。平时老师虽然忙,但他坚持每周的组会一定要开起来。不仅是为掌握我们的学习进度,也是为了解我们的心理状态。学术之路从不平坦,但老师总在积极的鼓励和开导我们。每每论文返修时,老师总安慰我们,凡是好的论文都是修改出来的,这是往正确路上的又一大进步。没有高压的训斥,有的都是温和、坚定的鼓舞,让我们觉得我们可以顶住压力、坚持前行。

把员工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和爱护,这句话说到容易,坚持去做却难。在学术之路的开端,遇到这样一位严格又慈爱的老师,我们何其幸运。

生活中的王昊老师